蟠龙新区环境及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 蟠龙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高翔

蟠龙新区管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践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安排部署。紧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扩大开放为突破,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主动融入《宝鸡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中“一四五十”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科教新城、康养新城、生态新城”。

一、蟠龙高新区概况

蟠龙新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省政府、市委编办相关文件及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纪要,实行现行的省级高新区相关政策,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与金台区实行一体管理,融合发展,负责新区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包括规划、建筑业、土地开发等权限)。

批准新区总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新区一期规划建设53.86平方公里, 东至蟠龙塬东侧坡脚(引渭渠)以西,西至金陵河东岸以东,南邻主城区,北至马迹山,辖蟠龙和贾村两镇及少量部分县区用地。

根据政企分离、实体化运行改革要求,先后成立了蟠龙新区开发公司、房屋公司、市政公司、园林公司、水务公司、产业公司、教育公司、城市更新公司、土地运维公司。

二、蟠龙高新区开发建设情况

蟠龙高新区紧扣建设“科教新城、康养新城、生态新城”总目标,聚焦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新区主要经济建设指标为:生产总值(GDP)增速6.7%,固定资产投增速资20.9%。

(一)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蟠龙新区是宝鸡拓展发展空间、调整功能布局、实施北上战略主阵地,是连接北绕城高速,进入陕西乃至全国交通体系的先行区,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发展潜力等开发条件以及国土规划的三线划定,主动融入宝鸡市“一四五十”战略部署,围绕科教、大健康、文化、体育、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扣现有道路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构建“一主一副多节点,一轴三廊十组团”的总体格局,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同时,做好土地供应工作,截至目前共上报35个批次,13650.403亩,其中,出让土地2660.858亩,划拨土地2837.596亩,批而未供7151.948亩。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已落地建成市委党校、机电学院、方塘中学、蟠龙一小和幼儿园、悬浮熔炼设备生产、“臻罡”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研发、军车柴油机低温启动器研发生产等10个项目。聚力推进蟠高快线、绿地珑邸、宝鸡青禾塬尚田园综合体、中卫汇通-乡村数字化政务服务、宝鸡文理新校区、陕师大实验学校、北师大附中附小、金台医院搬迁、宝鸡擀面皮产业园等23个项目。“十四五”共谋划储备重大工程(项目)103个,总投资1138.23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957.23亿元,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特色汽车小镇、总部经济等项目建设。

(三)创新驱动初见成效。培育机器人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2个。先后引进了北京智行者科技、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深圳华禹无线供电技术、陕西云一实业等高科技企业4户。新增蜗小白转向控制装置、蜗小白车辆防撞结构、无线供电装置及胶囊机器人、无线供电多机接收系统等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11项。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先后实施龙腾路、龙翔大道、蟠龙大道等6条重点道路绿化,建成蟠龙文化公园、锦绣公园、蟠龙花谷等公园3处,新区绿化总面积达6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

(五)基础配套日趋完善。先后投资20.62亿元,建成投用龙腾路、龙翔大道、蟠龙大道等道路12条,共50.21公里,初步构建“三横三纵”的城市道路网骨架。同时,修建给水管网51公里,再生水管网38公里,污水管网44公里,雨水管网56公里,综合管廊11.8公里,电力管道64.8公里、通信管道39.9公里。蟠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全部建成投运,公交停车场、加油加气站等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问题瓶颈

(一)财税体制尚未建立。新区管委会没有独立的财税系统,税收不能实现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已出让土地受益财政结算返还周期长,比例未明确,导致新区自我造血功能较弱。

(二)土地盘活能力不足。由于征地人员和资金短缺,导致征地难。具体表现为供地前各项规费、企业所缴诚意金退还、土地成交价款清缴等重要节点卡顿,与蟠龙镇沟通协调不紧密,导致征地周期过长。

(三)科技引领效果不佳。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较少,校地合作及产学研平台搭建基本空白,现有企业吸引、产出和转化能力较弱。同时,新区在人才创业环境、配套服务、融资补贴、创投奖励、人才奖励、活动开展、平台服务等方面均无优势,缺少高端人才的用武之地,高端人才的想法、科技成果、创业项目等想要落地困难。

(四)债务化解能力匮乏。新区成立之初,市政府投入财政扶持资金较少,各类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收储等资金投入量大,同时,新区又承担了市住建局、交通局、自来水公司移交工程的工程款支付及还本付息任务,导致举债搞建设,债务负担比较重。新区的土地出让及房屋销售工作在2018年底才陆续开始,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的收入来源,尤其是已出让土地收益财政结算返还周期较长,到期债务刚性兑付与收入来源数量和时间的不确定性之间矛盾突出,债务消化较为困难。截止目前,蟠龙高新区债务余额约52亿元。

(五)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省级高新区,新区所在的蟠龙塬是宝鸡传统的农耕区,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缺乏产业支撑和资金支持,对技术、资本、产业等要素的吸引能力不足。新区公共能服务设施配套供给不足,建成投用的教育、医疗、商贸、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设施较少,且正处于发展培育期,制约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提升,难以满足新区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三、下一步打算

(一)尽快理顺财税体制。一是由市政府协调市级相关部门牵头成立市财政局蟠龙新区分局、税务局和国家金库蟠龙新区支库,负责新区规划范围内所有税收和非税收入的结算及返还等工作,特别是土地出让收益返还。二是由市政府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和金台区成立金台区财政局蟠龙新区分局,负责新区规划范围内所有税收和非税收入的结算及返还等工作,特别是土地出让收益返还。三是在新的财税体制未出台之前,继续沿用市委、市政府《关于完善蟠龙新区管理体制的意见》(宝办发[2015]37号)的财权划分政策,每半年对新区的土地出让和税收收入进行集中核算返还,特别是土地出让收益返还。

(二)加快土地盘活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土地报批、收缴、清算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充实专业技能人才,加强与镇村工作衔接,提高征地效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创新土地供应方式,探索弹性年期出让土地和土地年租制、先租后让等方式,控制和降低企业的土地使用成本;对分期建设的大中型项目实行分期供地制度,优先保障首期用地;建立蟠龙新区闲置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对超期未开工或到期无法实现准入条件的项目以及园区,先行告知预警,对逾期未整改的项目以适当方式清退。

(三)持续激发科创活力。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引导鼓励企业申报组建“四主体一联合”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研发平台,加快建设高水平众创孵化基地,加大科技型强企业孵化培育力度,筑牢发展根基。二是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依托总部经济大楼,招引培育一批创新型科技企业打造楼宇经济的蟠龙模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培育一批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活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三是柔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依托宝鸡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围绕科教、大健康、文化、体育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等,采取聘用、兼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技术入股、技术咨询等方式参与新区重大科研活动。

(四)全面化解债务危机。一是对新区已投资完成的道路、管网、水厂、创业服务中心等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实现固定资产向现金资产的转化,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价值。二是主动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及各金融机构沟通,争取规模、利率、期限、结构不断优化,争取利率低、期限较长的低成本信贷资金。三是搭建宝鸡市蟠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实行集团规模化运作,逐步完成各公司实体化转型,通过开展企业AA信用评级的方式,发行企业债券,有效压减债务规模,推动债务化解。

(五)培育发展新动能。紧紧围绕宝鸡市十个区域中心建设,与宝鸡高新区、港务区等形成错位发展,互为联动,构建以科教、大健康、文化、体育、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未来的“5+1”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做强科教产业,依托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北学院等院校,打造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育培训为核心的全体系教育园区。二是做强大健康产业,依托宝鸡特色食品(面皮)产业园做大健康食品产业,结合金台医院搬迁、医疗器械生产、中医养生保健、体育健身办赛,建成康养新城。三是围绕蟠龙花谷、锦绣公园、文化公园、军事公园,把绿化提升、中水回用、人文时尚融为一体,构建高品质绿色生态体系。




2023年6月